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第10讲——祥瑞与害兽:宋代“象”在民众士人君主间的观念流转

发布日期:2023-05-18 作者: 来源: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 点击:

2023512日,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举办“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第10讲。本次讲座主题为“祥瑞与害兽:宋代“象”在民众士人君主间的观念流转”,由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李凯老师主讲,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师生积极参加,讲座由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申慧青老师主持。

讲座初始,申慧青老师由题目联想到当前历史研究的两个方向:交叉研究与以小见大,应该引起大家一定的重视,同时借助大象这个载体,其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和切面希望通过李凯老师的讲座得到解答。

之后李凯老师综述了以往学界从环境史、制度史、文化史研究宋代象的现状,认为宋代存在着象从自上而下的祥瑞之说。在《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中大量记录“象”在郊祀大驾的先导之用,并在民间引起节日般的围观和注视。在宋代君主的倡导下,象不但在仪卫中的使用得到加强,而且由此引申出驯象旗、祭乐以及山陵中的石像生等仪式。

随后,李老师论述史书中关于象的记录变化。通过比较正史《五行志》与《宋史》,发现宋代开始出现“驯象自至”的记录,并且意义表征从君主“自养有节”变为宋初“抚有南海之兆”,更加与宋初开国历史相联系,并成为各项礼仪用象的观念源头。宋代士人在文献讨论中更加凸显“驯象”的形象,进而影响了民众风俗。于是在宋代开封流行围观象,粉捏小象,绘塑小象等一度也成为流行商品。

再次,李老师指出宋代同时存在自下而上的象的害兽观。南方仍存野象,成为民众生产与生活的阻碍,从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祥瑞的形象。朱熹、洪迈等士人大量记录了人象之间的矛盾,进而以此为思想资源,不断解构祥瑞观念下象的各种灵性,象在仪式中的各种驯服都是残忍的驯化,象也并不能预知陷阱。南宋初理学士大夫纷纷反对礼仪用象,进而在乾道九年激发为反对贡象的事件。

最后,李老师认为南宋初反对贡象的士人往往具有理学背景,他们反对贡象的理由较为相似。通过比较宋高宗与宋孝宗关于贡象的言辞会发现其背后主导思想的变化。宋高宗关于贡象的诏令立足于“违物性”,其言论可追述至唐德宗,后来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在《宋大诏令》中大量使用。宋孝宗乾道与淳熙之间的言论变化,其反对理由同理学士人的意见吻合,观念立足于“诚心爱民”,反映出理学新的天观与君主论。由此体现出自下而上的害兽观念的传播路径。

讲座结束后,杨倩如老师进行与谈,杨老师首先指出选题新颖,以自己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提起北京有关大象的地名,例如宣武门附近的“象房桥”,“象来街”,昌平区的“象房村”和“象房路”等。然后以历史时序勾勒大象的史实,还从不同史料形式来解析有关大象的记录,比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历代有关“贡象”、“洗象”和“驯象”的诗文、笔记。另外以20203月亚洲象群从云南出发经历一年返回原地的新闻,说明云南省各级地方政府、沿途群众的全力投入和配合,保护象群的平安迁徙以及沿路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者,杨老师认为李老师选题中史料采集非常广泛,研究内容深刻,比如南宋理学家和士人反对贡象和驯象的言论对统治者的观念和宋代贡象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杨老师还针对讲座提出了疑问:选题的缘起?“驯象自至”是否具备祥瑞意义?统治者、士人、民众为什么对大象有“祥瑞”和“害兽”不同的观念?

李老师耐心细致回答了杨老师的问题。其一,选题的缘起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梳理乾道九年的贡象事件,进而思考贡象在宋代的功用。随之分析南宋初期士人反对贡象的原因,将问题聚焦于思想史。其二,《宋史》里有关大象的祥瑞记录只存在于太祖与孝宗的记录中,是否有意虚构值得商榷。但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来看,当时的气候环境适合象群生存,史书中记录的大象还是有一定的可能。其三,讲座确实有意识地强调观念在君主、士人和民众三者之间的传播与变化。下层民众试图用自身的观念和思想改造上层的观念,同时在民间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意识,也成为士人的思想资源,向上影响到君主的言论和思想。总之,从中既能发现思想向下的过程,又能看出观念上移的尝试。但从上而下的方式,借着权力、地位和话语权的优势更加容易影响民间思想。

听完两位老师的对谈后,学院师生也进行提问,李老师也一一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上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100讲——三杉隆敏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探索与奉献

下一条:“毓秀史学讲坛”第97讲——乡论与秩序:先秦汉魏民间舆论与国家关系的历史考察